<sup id="u4we4"></sup>
  • 做智能制造的“集成俠”

    來源:經濟日報

    拓斯達的機械手生產線。經濟日報記者 鄭 楊攝

    結構精密的廣州塔“小蠻腰”、輪廓多變的國際象棋……在廣州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新品及其加工而成的美輪美奐的金屬模型,讓眾多觀眾眼前一亮。

    這款一鳴驚人的展品被命名為“無畏系列”。作為首家登陸創業板的廣東省機器人骨干企業,拓斯達去年11月正式進軍CNC(計算機數字控制機床)行業,“無畏”這個名字,恰如其分。

    踏入位于東莞市大嶺山鎮的拓斯達總部,迎接記者的是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員工平均年齡約27歲,管理層多為“80后”;創立14年,每年以超過40%的增長速度奔跑,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注塑機等產品及解決方案已觸達客戶超20萬家,服務企業超15000家……

    “讓工業制造更美好”,是這群年輕人胸中的星辰大海。今年初,拓斯達新上線了自動化服務平臺“集成俠”,希望聚眾多中小集成商之力,幫海量中小制造企業實現“智造”夢想。

    解決智能化“痛點”

    “智造”有多美好?站在拓斯達與華為云合作打造的智能制造系統大屏幕前,生產進度、物料庫存、訂單交付等數據一目了然,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就這樣“行走云端”。

    拓斯達正用“智造”的美好賦能越來越多企業。“我們的‘總裁倉’服務,能為制造企業量身打造一整套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做到白天無人、晚上無燈,整個工廠運行只需一個人坐在中央控制室里就行。”拓斯達品牌市場部負責人鄧影告訴記者。

    2007年以50萬元注冊資金起步,2017年登陸創業板,今天,拓斯達已成為行業公認的智能化“痛點”解決專家。回顧一路披荊斬棘的歷程,拓斯達董事長兼總裁吳豐禮將其歸結為“使命驅動”。

    10多年前,27歲的吳豐禮和朋友懷著打造自動化領域民族品牌的夢想,白手起家創立了拓斯達。當時少有企業愿意主動投入自動化改造,投身這一賽道可謂風險重重。

    一沒資金,二沒技術。拓斯達創始團隊在全國到處尋找自動化領域的知名技術人員,一個個拜訪尋求技術支持,反復講述自己對中國制造未來發展的愿景。2011年,拓斯達自主研發出第一款機械手控制系統。當時從日本采購控制系統要花費13000元,但拓斯達做的控制系統硬件成本只需1300元。此后3年,拓斯達機械手產品做到了全國領先位置,實現了進口替代。

    伴隨著成千上萬家制造企業轉型一路至今,拓斯達團隊深知制造業的不易。如何讓企業運營更高效、投資回報更好?如何讓工人們脫離危險,在枯燥的環境去做更有價值的事?他們在“死磕”客戶的一個個“痛點”過程中,為多個行業打造了智能工廠標桿。環保餐具行業就是其中之一。

    在廣東韶能集團綠洲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數百臺六軸機器人揮舞著手臂,環保餐具從成型、切邊到碼垛,所有工序無縫對接,24小時智能生產,過程流暢又高效。“我們生產植物纖維餐具原本采用傳統紙漿模塑工藝,效率低、難以量產,而且車間溫度高,不適合工人長期作業。”公司副總經理林楷堅說,“在拓斯達幫助下實現智能升級后,公司實現了全天候智能化生產、數字化管理,1名工人就能看管2臺至3臺設備,工作輕松了,產能還提高了20%。”

    隨著一個個智能化“痛點”被攻破,拓斯達贏得了包括伯恩光學、立訊精密、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知名企業在內的上萬家客戶的信賴,涵蓋3C、新能源、汽車、光電、家電等眾多領域。

    緊握研發“生命線”

    在中博會上,拓斯達明星產品“機器人視覺跟隨抓取及檢測系統”格外吸睛:機器人配套視覺完成動態抓取,拍照時間僅2微秒,具有極高的跟隨抓取精度,高速情況下精度仍可達±0.3mm,遠高于行業普遍水平。

    視研發為“生命線”的拓斯達,多年不變的夢想就是打破國外核心技術的壟斷,從跟隨走向引領。夢想的底氣來自于近3年研發體系的構建、研發專家團隊的打造,以及隨之而來的控制、伺服、視覺三大核心底層技術的突破。

    拓斯達研發中心總經理徐必業2018年帶著豐富的IT行業經驗投身拓斯達,他的任務就是為拓斯達搭建完善的研發體系。“能用IT行業的新思維跟機器人行業碰撞,找出更高效的研發方式,對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挑戰。”徐必業告訴記者,“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開發三大底層技術,同時深挖細分行業的痛點和難點,以客戶需求為切入點開展研發創新。”

    新的研發流程體系大大提升了拓斯達對市場的響應效率,一項項破解各行各業“卡脖子”難題的技術和產品源源不斷從研發中心走出。

    中國是世界第二包裝大國,中小微企業在印刷包裝行業占比高達96%,這些企業在智能化轉型路上進退維谷。“業內智能生產線普遍配套的是進口機器人,一條智能生產線動輒上百萬元,對他們來說實在太貴。”印刷包裝行業裝備服務商、廣東學森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黃惠平說。

    與拓斯達的合作解決了包裝行業高端裝備“卡脖子”難題。合作中,學森智能提出,希望開發出專門針對包裝行業的移動定位技術,讓機器人在快速運行的傳輸帶上完成產品的精準貼合,即實現“一邊走一邊貼”。此前,學森智能已向多家大中型機器人企業提出要求,但都遭拒絕,而拓斯達接下了這塊“硬骨頭”。

    “依托新的研發流程和底層技術儲備,我們很快為該行業研發出了標準解決方案,質量媲美進口機器人生產線。”該項目研發負責人謝正瑩說。“如今,印刷包裝企業僅需十多萬元便可在原有生產線上升級該自動化需求,不需要特意更換掉整條生產線,大大降低了成本。因此,更多中小微企業愿意進行自動化升級。”黃惠平說。

    一群眼里有光、心中有夢的技術領軍人才從五湖四海相聚拓斯達,讓“群體奮斗、群體成功”成為根深蒂固的企業文化。目前,拓斯達建起了廣東省3C智能機器人與柔性制造企業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驅控一體化系統研發中心、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等,擁有研發技術人員880人,占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

    滿足個性化需求

    拓斯達發現,中小企業的機器人自動化消費能力并不強,如何幫助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用低成本解決個性化的問題?拓斯達打造了兩大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俠”和“駝馱”。

    今年1月,“集成俠”APP正式上線,它將各行業的中小型自動化集成商進行分類打標,與制造企業的海量自動化需求精準匹配。“自動化是‘工程師紅利’,僅靠我們不可能滿足那么多需求。”拓斯達財務總監周永沖告訴記者,多年來,拓斯達陪眾多大客戶勇闖“無人區”,一個智能工廠項目動輒需投入數百名工程師。而中小客戶只能以標準化產品和方案為主,但他們在自身發展中也有諸多個性化需求。為此,“集成俠”努力打通產業生態,幫助更多“小案子”在平臺上完成。

    事實上,早在提出“助力100萬工程師服務智能制造”愿景的2019年,拓斯達就成功打造了“駝馱維保”平臺,推動工程師資源共享。“3分鐘找到師傅”,這個以設備維保為核心場景的平臺,創業一年估值就從1500萬元人民幣提升到1億美元。目前,超10萬名工程師在平臺聚集,師傅在線報價,客戶自由比價,上萬家小制造企業由此解決了保修期外的維修難題。未來“駝馱”還將被打造成一個惠及更多工程師和技工的靈活用工平臺。

    在拓斯達看來,中國制造要贏在未來,向“智造”升級的步伐更為緊迫。為此,拓斯達從去年開始將目光投向新賽道——數控機床和注塑機。這兩大工業母機是金屬制品和塑膠制品的核心生產裝備。目前,拓斯達正推進全電動注塑機和數控機床研發。

    這群熱血的年輕人深知,肩負著“讓工業制造更美好”的使命,征程依然是星辰大海。(經濟日報記者 鄭 楊)

    標簽: 智能

    推薦

    財富更多》

    動態更多》

    熱點

    欧美xxxxxxxxxx,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动漫99,午夜拍拍福利视频蜜桃视频,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sup id="u4we4"></sup>
  •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欧美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全免费一级午夜毛片|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韩国理论片中文字幕版电影|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香蕉|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夜夜嘿视频免费看| 四虎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级生活片|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清超市欲目录大团结| 在线免费观看a级片| 亚洲精品你懂的| 337p西西人体大胆瓣开下部|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国产白白视频在线观看2|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6一13小幻女| 男人女人做a视频|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一个色综合导航| 日韩在线视频第一页|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麻豆自创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高清免费aaaaa大片视频|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手机看片你懂的|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欧美日韩一本大道香蕉欧美| 国邦征服雪婷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