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u4we4"></sup>
  • 從有技術到有市場 遼寧扭轉“科技強、創新弱”局面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過去一年,遼寧省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作為衡量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指標,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778.6億元,同比增長20.7%,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達到53.6%;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4009家,增長37.1%,總數超過1.4萬家。

    從有技術到有市場,再到大規模產業化,科技研發力量雄厚的遼寧是如何扭轉“科技強、創新弱”局面的?在科學技術供給和企業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著一個被業界稱為“達爾文之海”的鴻溝,如何跨越這片“達爾文之海”?遼寧科技廳負責人說,為了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難和創新企業長大難問題,遼寧優化創新生態的發力點——供需“架橋”。

    好技術找到“好婆家”

    束之高閣的技術成果不會自動轉化,怎么辦?遼寧沈陽的東北科技大市場副總經理傅瑪說,科學家本身也是企業家的概率太小了,得先讓好技術找到“好婆家”,讓評估師去遴選發現,讓經紀人去對接交易。東北科技大市場依托國家技術轉移(遼寧)人才培養基地,共培育孵化器主任160余名、科技評估師120余名、技術經理人(經紀人)1000多名。

    日前,幫助大連一項發明專利實現成功轉讓的技術經紀人舒暢說:“科研成果轉化需要經驗豐富的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紀人要與市場對接,需要了解知識產權保護,也要負責技術合同簽訂和法務等一系列的問題。”

    東北科技大市場以海量的信息庫資源彌補了科技人員和企業信息不對稱的短板,構建了互聯網+科技服務生態圈。近兩年,已舉辦大型成果對接會182場,轉化科技成果1451項,省內轉化率超過50%。目前,遼寧建成省級以上技術轉移機構93家,以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3所駐遼部屬高校和中科院駐遼三所(金屬研究所、生態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為重點,積極搭建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橋梁紐帶,2021年舉辦撮合對接活動200余場,轉化落地科技成果1000余項。

    技術好不好,關鍵靠實戰。遼寧梳理省內重點科技成果,建立了先進適用科技成果項目庫,聚焦中試環節,制定出臺《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備案管理辦法(試行)》,在重點產業領域新建布局盤錦精細化工、錦州松山湖新材料等20家中試基地。

    為激發轉化主體積極性,遼寧不斷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先后出臺《遼寧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通知》等一系列鼓勵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2021年10月1日實施的《遼寧省科技創新條例》提出“重獎科技成果”,在科技成果產權、科技成果轉化供需服三方股權和收益分配比例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讓科技人員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名利雙收”。

    金融助力“出苗快”

    “銀行貸款、風投都試過了,最后是當地政府出抵押物,才解決了上新生產線的資金難題。”遼寧朝陽佛瑞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瑞林告訴記者,“單靠企業自己,根本就走不到今天。”

    創新最緊要的是資金,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大多輕資產,在發展中最容易為“錢”所困。為了把裝在“腦袋里”的知識盡快變現,遼寧各地積極搭建了全鏈條知識產權服務平臺。

    作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建設的承載地,沈陽市渾南區設立資助獎金池,以風險共擔破解科技企業煩惱。對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域的高水平專利、著名商標等知識產權給予獎勵,支持創新企業按照國際標準,創造一批技術創新水平高、權利狀態穩定、市場競爭力強的知識產權,掃清投資融資障礙。

    相較南方省份企業,遼寧科技企業融資渠道窄、融資貴的瓶頸仍然緊繃。沈陽國際軟件園董事長趙久宏說,園區已聚集企業1400多家,構筑了資本、技術、市場、人才等深度融合的局部小生態,“世界上產業創新做得好的地方,金融創新都比較多。遼寧不少科技企業還不擅長運用金融工具撬動資本,加上科研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這些都牽扯著創新幼苗破土而出”。

    東北科技大市場的“芝吧”線上平臺,聚集了投、擔、貸、保等各類金融機構,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為加大金融資本支持力度,賦能創新主體發展,遼寧研究制定了《推進科技金融結合加強科技企業金融服務的若干意見》,通過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引導金融資本服務科技企業。針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特點,推動打造不同階段、細分領域的天使基金和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基金,組織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聯盟,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科技成果轉化。

    2021年,遼寧高新園區新注冊企業13303個,同比增長17.2%;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4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1000多家。

    制度支撐“長勢旺”

    目前,遼寧省缺乏世界級的創新型企業。如何讓“小苗”長成“小巨人”?制度創新是支撐遼寧科技企業行穩致遠的“軟實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東軟醫療公司及時加大研發投入,僅用7天7夜就研發出雷神方艙CT。沈陽市科研經費滾動項目發揮了重要作用。”東軟醫療公司CEO武少杰說,近年來,公司不斷承接來自國家、省、市有關方面重點科研項目的合力支持,為企業研發和市場開拓提質增效。

    “目前,我們認定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達21家,涵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每年最高支持額度達1000萬元,連續3年滾動支持。”沈陽市科技局局長趙日剛說,稅收減免是全市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重頭支持,近3年,全市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企業累計加計扣除額15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額超40億元。

    為營造良好創新生態,遼寧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行動,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人財物使用自主權。加大省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投入力度。率先在全國開展科研誠信和“三評”改革績效評估工作,加大政策供給,出臺培育瞪羚企業扶持政策,實施省級瞪羚企業后獎補計劃,指導沈陽、大連、鞍山等市制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和應用場景等政策措施,在全省形成鼓勵雛鷹、瞪羚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支持企業快速成長。

    2021年,遼寧新增瞪羚企業215家、雛鷹企業798家,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7家。

    圍繞爭創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遼寧省將充分激發科技創新第一動力。以壯大新動能為重點,大力培育具有行業引領力的頭部企業、具有潛在顛覆力的頸部企業、具有很強爆發力的腰部企業。建立一批產業技術聯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匯聚磅礴的振興“新勢力”。(經濟日報記者 孫潛彤)

    標簽:

    推薦

    財富更多》

    動態更多》

    熱點

    欧美xxxxxxxxxx,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动漫99,午夜拍拍福利视频蜜桃视频,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sup id="u4we4"></sup>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快穿之青梅竹马女配|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亚洲加勒比在线|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污全彩肉肉无遮挡彩色|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5在热| 韩国二级毛片免费播放| 欧美日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免费看激情按摩肉体视频| www.好吊色.com| 美女航空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伺候情侣主vk|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香港三级电影免费看| 日本乱人伦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三个人躁我一个|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 一道本在线视频| 男人边吃奶边爱边做视频刺激| 无限韩国视频免费播放| 四虎地址8848最新章节|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小蝌蚪视频在线观看www|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1| 男女特黄一级全版视频|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2021最新热播欧美极品|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