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u4we4"></sup>
  • “渡劫”的2022年:生物科技股價普跌,兩公司半年虧超10億

    來源:英為財情

    時至年末!2022年,港股市場劇烈動蕩,其中恒指累跌近15%,國指則累跌了近18%

    而與市場指數相比,港股主流行業之一的生物科技表現得還要更加疲軟一些。


    (相關資料圖)

    港股市場中的生物科技公司大多被歸為“生物醫藥B類股”,也就是俗稱的“18A公司”。數據顯示,在2022年(截至12月28日收盤),“生物醫藥B類股”指數整體大跌了39.51%

    什么是“18A”公司?

    據了解,2018年4月,香港聯交所修改《上市規則》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許未有收入、未有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請。

    此后聯交所又更新了兩份指引信HKEX-GL92-18和HKEX-GL85-16進行補充。

    聯交所之所以有上述的舉措是為了降低生物科技企業赴港股市場上市、融資的門檻。

    不過,修改后的規則也不是說完全就沒有門檻了。

    例如,新規中明確指出,生物科技公司必須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已通過概念階段。對于醫藥產品的“概念階段”,聯交所也給予了細分:

    1)小分子藥:倘核心產品屬于新藥劑產品(小分子藥物),則申請人必須證明該產品已經通過第一階段1臨床試驗,且有關主管當局并不反對其開展第二階段(或其后階段)的臨床試驗;倘核心產品是海外已獲批品種的引進,則申請人必須證明該產品已經至少通過一次人體臨床試驗,且有關主管當局并不反對其開展第二階段(或其后階段)的臨床試驗;

    2)生物制劑:倘核心產品屬于新生物制劑產品,則申請人必須證明該產品已經通過第一階段臨床試驗,且有關主管當局并不反對其開展第二階段(或其后階段)的臨床試驗;倘核心產品屬于生物仿制藥,則申請人必須證明該產品已經至少通過一次人體臨床試驗,且有關主管當局并不反對其開展第二階段(或其后階段)的臨床試驗以證明生物等效性。

    總之,第18A章上市規則正式生效后,達到“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已通過概念階段”、“預期市值不低于15億港元”等要求后,相關生物科技公司即具備上市資格。

    而從目前的結果來看,以上變革成績顯著,大量沒有收入、沒有利潤的生物科技企業涌入港股市場,并最終形成了“生物醫藥B類股”板塊。

    在這個過程中,聯交所和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實現了“雙贏”。

    經統計,當下“18A公司”板塊有47家生物科技企業,包括曾入選“港股100強”名單的康方生物-B(09926.HK)、基石藥業-B(02616.HK)以及榮昌生物-B(09995.HK)、百奧賽圖-B(02315.HK)、北海康成-B(01228.HK)等實力不俗的創新藥械企業。

    在這些生物科技公司中,制藥企業占據了多數,另有一些醫藥器械企業。這些企業的業務范圍涵蓋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疫苗、細胞治療、血管介入、神經外科、分子診斷及診療設備等各個領域。

    2022年:“18A公司”遭遇普跌、普虧

    在早些年,這些“18A”板塊的生物科技企業曾是港股市場的“寵兒”,雖未實現盈利,但大多備受資金青睞,股價也是長期走強。

    不過,在2022年(截至12月28日收盤),這些生物科技企業遭到了資金的“拋棄”,普遍出現了股價(前復權,下同)大幅下跌的情況。經統計,年初至今,這47家生物科技企業中,僅有8家錄得上漲,包括健世科技-B、先瑞達醫療-B、歌禮制藥-B、樂普生物-B等。

    在其余下跌的生物科技股中,2022年股價累跌超50%的多達19只,包括三葉草生物-B、騰博醫藥-B、永泰生物-B、和鉑醫藥-B等。

    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美聯儲在大放水之后的大幅加息導致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轉變,對于生物科技等高風險資產更加謹慎;另外,融資情況緊張也使得高度依賴資金支持的生物科技行業陷入寒冬。在研發資金與進程不確定性高企,企業持續虧損的情況下,自然遭到投資者拋棄。

    由于許多“18A公司”還未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的業績情況,因此這里重點看一下2022年的中報,即可一窺端倪。

    Wind數據顯示,這些“18A公司”中,3D MEDICINES-B外,其余公司均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的凈利潤表現。

    其中,于2022年中期,僅有先瑞達醫療-B、康諾亞-B實現了盈利,且規模并不大,分別為3109.6萬元(如非特指均代表人民幣)、545.4萬元。

    余者皆出現虧損,其中虧損額超過10億元的有潤邁德-B和三葉草生物-B此外康方生物-B、云頂新耀-B、開拓藥業-B的期內虧損超過5億元。

    虧損額處于1億元-5億元區間的還有27家,包括榮昌生物-B、微創機器人-B、藥明巨諾-B、啟明醫療-B等。

    剩下公司上半年的虧損額則均在1億元以內。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述的生物科技企業大多在上半年遭遇虧損,但其中不少公司的實力其實是不錯的,且已有產品實現商業化。

    例如,上述虧損額排在前列的康方生物-B就是國內雙抗領域的龍頭,其第一款自主研發并商業化生產的創新PD-1單克隆抗體藥物安尼可?(派安普利單抗)已經在2021年8月正式獲批上市,用于治療系統化療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

    另外,康方生物的重磅產品開坦尼?(卡度尼利單抗)也已經于2022年第三季度獲批上市。

    華泰證券稱,看好卡度尼利單抗作為泛腫瘤治療基石的潛力。

    結語

    總的來看,聯交所當年推出“18A”政策吸引到了一大批未有收入、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赴港上市,這些技術含量高的生物科技企業也一度成為市場“寵兒”。

    只不過,這些“明星股”在2022年普遍遭遇了股價暴跌,目前能實現扭虧為盈的也是寥寥無幾。

    但是,這并不能說明上述的生物科技企業“成色”就很差。事實上,包括康方生物-B、基石藥業-B在內的不少“18A公司”都曾入選“港股100強”榜單,充分彰顯了自身的實力。

    此外,也有不少生物科技股成功摘B,其中包括百濟神州(6160.HK)、康希諾生物(6185.HK)及信達生物(1801.HK)、君實生物(1877.HK)等。

    “港股100強”評選活動始于2012年,由騰訊網和財華社共同發起。活動旨在利用大數據和一系列科學、公允的評價指標對上一年度香港上市公司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評選并公布優秀的上市公司榜單及頒發獎項。

    如今,由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主辦,財華社、富途安逸、洞視科技聯合協辦的“2021/2022年度第十屆香港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暨港股100強頒獎盛典”將于2023年2月24日香港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

    除了主榜單外,此次還有“醫藥榜單25強”、“生物科技股15強”、“最具投資價值獎”等子榜單。

    在這最新一屆的榜單中,上述哪些生物科技能夠入選讓我們拭目以待!

    標簽: 生物科技

    推薦

    財富更多》

    動態更多》

    熱點

    欧美xxxxxxxxxx,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动漫99,午夜拍拍福利视频蜜桃视频,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sup id="u4we4"></sup>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操| 四虎国产永久免费久久| 麻豆国产AV丝袜白领传媒| 欧美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好妈妈5韩国电影高清中字| 国产在线观看的|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三上悠亚ssni_229在线播放| 99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破处视频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中文在线|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欧美浓毛大泬视频|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完整版|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欧美视频久久久|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伊人色在线视频| 中国在线观看免费的www| 美国式的禁忌80版| 日日夜夜天天干干|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观看| 一级做一级爱a做片性视频视频 |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肉丝高跟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七次郎在线视频永久地址| 狼人久久尹人香蕉尹人|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午夜老司机福利| jizzjizz18日本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在厨房被强行侵犯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91精品欧美产品免费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国产一级片播放|